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组织开展“中国旅游日”活动的通知

时间:2024-06-17 19:21:33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983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组织开展“中国旅游日”活动的通知

国家旅游局 国家文物局 教育部等


关于组织开展“中国旅游日”活动的通知

旅发〔2011〕2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委),文明办,教育厅(局),民(宗)委(厅、局),文化厅(局),广电局,体育局,文物局、总工会,共青团,妇联:
  经国务院批准,自2011年起,每年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设立“中国旅游日”,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的具体举措,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旅游发展的高度重视,体现了社会各界对旅游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类文明健康的广泛认同,体现了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对旅游生活的新期待。为认真做好“中国旅游日”的宣传和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开展“中国旅游日”活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广泛深入宣传和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特色鲜明、注重实效、利民惠民的“中国旅游日”系列活动,不断提高公民旅游意识,激发人民群众旅游热情,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扩大内需、促进就业、传承文化、提升素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关注旅游、参与旅游、支持旅游、推动旅游的良好氛围。
  二、活动原则
  组织开展“中国旅游日”活动要坚持和突出以下原则:一是广泛参与。注重发挥相关部门、行业协会、有关企业、新闻媒体和广大游客参与“中国旅游日”活动的积极性,突出活动的大众化、群众性特点。二是公益惠民。结合当地实际采取措施,推出各类旅游公益惠民措施,使“中国旅游日”活动更多地惠及民生、惠及百姓。三是突出主题。紧紧围绕“中国旅游日”年度主题策划开展活动。四是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资源和条件等开展富有特色的活动。五是节俭高效。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厉行节约工作的要求,在举办相关活动中崇尚简朴、厉行节约、务实求效,力戒形式主义、奢华浪费。
  三、活动主题
  “中国旅游日”活动将每年推出一个主题。各省区市可结合实际,深化主题,提出特色鲜明、具有广泛感召力的宣传口号。2011年“中国旅游日”的活动主题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四、活动时间
  每年5月19日为全国集中组织开展“中国旅游日”活动的时间,各省区市可在“5·19”当日及前后相邻时段,组织开展相应活动。
  五、活动内容
  (一)深入开展旅游日宣传活动。在“5·19”当日及前后时段,深入开展“中国旅游日”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国家设立“中国旅游日”的目的意义,宣传旅游“寓学于游、寓乐于游、寓健于游”的功能。全方位、多视角报道各地组织开展“中国旅游日”活动情况,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广泛受益的生动事例和各地推出的公益惠民举措,形成浓厚的舆论宣传氛围。
  (二)精心组织主题活动。围绕 “中国旅游日”的年度主题,积极谋划,广泛发动,大力宣传,精心组织好5月19日当天主题活动。各省区市可结合宣传推广及相关工作并应充分利用现有活动资源开展活动。鼓励旅游企业针对不同人群特点,组织开展文化旅游、红色旅游、体育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民族风情旅游等群众喜闻乐见、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参与性强的旅游活动,从多角度体现旅游在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文化,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健康素质,提高生活质量、幸福指数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广泛开展公益惠民活动。倡导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体育场馆免费或优惠向公众开放;倡导旅游景区景点、宾馆饭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推出优惠措施,吸引更多人群参与旅游活动;有条件的企业可开展针对贫困家庭、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资助、免费或优惠的公益性旅游活动。进一步落实旅游景区对老年人、学生等特殊人群的门票优惠政策。各地和相关单位应将拟采取的公益惠民举措向社会公告。
  (四)深入开展优质服务活动。倡导旅游诚信经营、优质服务,推动旅游服务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重点推动旅游景区、旅行社、宾馆饭店、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中心等窗口单位提供标准化、个性化旅游服务。鼓励旅游志愿者积极参与旅游咨询、旅游安保、旅游救援等工作。广泛宣传先进典型,激发旅游从业者自觉增强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游客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营造良好旅游氛围。
  (五)积极开展旅游者文明旅游活动。结合深入实施“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在5月组织开展“文明旅游月”活动。要通过媒体广泛深入宣传《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及“文明旅游温馨提示用语”,旅游经营者要在服务窗口向游客发放国家旅游局和中央文明办联合发出的《文明旅游倡议书》,组织开展文明旅游活动,引导游客文明旅游、安全出游、理性消费、绿色消费。
  六、有关要求
  要深刻领会国家设立“中国旅游日”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对“中国旅游日”活动的组织协调,确保“中国旅游日”活动取得实效。一是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加强合作,积极支持和主动配合开展“中国旅游日”活动;二是各地旅游行业协会和工会组织可倡导和鼓励会员参与“中国旅游日”活动;三是各有关企业可将参与“中国旅游日”活动,并为游客提供优质、优惠服务,作为宣传企业形象、提升企业品牌的有利契机。共同将“中国旅游日”办出特色、办出影响、办出生命力,使其成为宣传日、推广日和发展日。
  今年“5·19”是第一个“中国旅游日”。各省区市要高度重视,统筹协调,围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活动主题,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要确保活动安全有序。
  请各省区市旅游部门于5月13日前将本地“中国旅游日”主要活动和公益惠民措施报国家旅游局。
  特此通知。
                           国家旅游局
                           中央文明办
                            国家民委
                            教育部
                            文化部
                           国家广电总局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文物局
                           全国总工会
                           共青团中央
                            全国妇联
                         二○一一年五月四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关于简化部分外国短期记者进出境摄影、摄像器材验放手续的通知

海关总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关于简化部分外国短期记者进出境摄影、摄像器材验放手续的通知

1995年2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根据有关规定,外国来访短期记者携带摄影、摄像器材进境,有关接待单位需凭外交部新闻司的证明,向海关办理担保手续后,海关方准予暂时免税进境。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交往扩大,外国总统、总理、外长等国宾来访日趋频繁,随团采访的记者日益增多。考虑到我国领导人出访时,被访国一般给我记者较多方便,为适应形势发展,简化手续,同时参照国际通常作法,决定自1995年2月15日起,简化对来访国宾代表团随行记者携带摄影、摄像器材进境的验放手续:
一、对应邀来访并由外交部接待的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均含副职)和外交部长等国宾代表团的随行记者进境(含先遣进境)携带的摄影、摄像器材,海关验凭外交部新闻司出具的“国宾随行记者器材证明信”(式样附后)和器材清单查验放行,免于办理担保手续。国宾代表团访问结束后,由外交部新闻司敦请有关记者将器材复运出境。
二、对由人大常委会、政协常委会、中联部和国防部接待来访的外国正副议长、政党和军队领导人所率代表团的随行记者携带进境的摄影、摄像器材,参照本通知第一条办理,即:海关一律凭外交部新闻司的证明,准予暂时免税进境,免于办理担保手续。
三、其他外国短期记者和中外合作拍片等运进的摄影、摄像器材,仍按现行有关规定办理暂时进境手续。

附件:国宾随行记者器材证明信(式样)
新关证第 号
随行记者团(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数___________
接待单位:__________________访华日期_________________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新关证第 号
国宾随行记者器材证明信
_____海关:
经外交部批准,同意____随行记者____等__人于__月__日至
__月__日来华采访,由____接待。对其所携摄影、摄像器材(清单附后)请
予查验放行。采访结束后,该摄影、摄像器材由接待单位负责监督复运出境。
外交部新闻司(印)
一九九 年 月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公告

海关总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人员自1997年6月15日起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证》(以下简称《稽查证》)。《稽查证》外部为一黑色皮夹,内部镶有一枚镂空烫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徽志,徽志上方为红色国徽图案,下方
为麦穗拱托的金色钥匙和商神手杖的造型。稽查证插在皮夹内,为一密封全塑卡片,上有持证人着海关制服的彩色免冠照片及姓名、职务、编号、颁证日期,照片下方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的红色印章。
《稽查证》由海关总署统一制发,是海关稽查人员依法行使稽查职权的法律证件。持《稽查证》)的海关人员进行海关稽查时,有权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所规定的权力。
海关稽查人员持证执行公务时,有关当事人应依法接受稽查。
特此公告。
(注:此公告于1997年6月15日由各地海关对外公布。)



1997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