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财政部关于会计师(审计)事务所终止的若干事项的通知

时间:2024-06-24 20:28:42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009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财政部关于会计师(审计)事务所终止的若干事项的通知

财政部


财政部关于会计师(审计)事务所终止的若干事项的通知
财会协字〔1998〕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现就会计师(审计)事务所(以下简称事务所)终止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事务所终止,是指:
1.有违反法律、法规行为,被依法撤销;
2.不符合法定设立条件,被注销原批准;
3.事务所合并或者体制改革,事务所申请撤销。
事务所的撤销或者注销原批准,由省级以上注册会计师协会负责办理,省级以上财政部门批准。
二、事务所终止,应在全国性报刊上发布公告,并成立包括出资人、该所部分注册会计师以及有关利益方在内的清算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在3个月之内对其债权债务进行清算。
清算期间,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应停止业务活动。
三、净收益(净损失)归出资人,原事务所的法律责任由出资人承担,属于个人的责任由有关当事人承担。
四、有挂靠单位的事务所原有档案,由挂靠单位负责保存。
由注册会计师发起设立的事务所原有档案,由发起人负责保存。
五、事务所终止后,该所注册会计师交回注册会计师证书,待清算工作结束后,可办理相关手续,加入其它事务所或转为非执业会员。
六、因合并被终止的事务所,合并后的事务所承担原事务所一切债务、风险并保存档案等。
七、事务所终止后应当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销手续。
八、因改制发生变更的事务所,参照上述规定,在改制方案或有关协议中予以明确。



1998年4月16日

关于印发《关于派遣出国团、组、人员审批和人员审查办法的实施细则》的通知

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政府


关于印发《关于派遣出国团、组、人员审批和人员审查办法的实施细则》的通知
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政府


通知
各区县党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市级国家机关各党组(党委),各人民团体党组:
市委、市人民政府同意《关于派遣出国团、组、人员审批和人员审查办法的实施细则》,现印发给你们,望即照此办理。
《实施细则》对我市出国任务的审批和出国人员的审查办法,较前有所改进,各部门、各区县党政领导的政治责任相对地加重了。市委、市人民政府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在办理出国任务审批和出国人员审查工作中,认真贯彻少、小、精的原则,保证出国人员的质量,注意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出国人员的思想教育和组织管理工作。

关于派遣出国团、组、人员审批和人员审查办法的实施细则
国务院颁发国发[1981]44号《关于派遣临时出国团、组、人员审批权限的暂行规定》以来,我市审批出国任务逐步走上正轨。各有关部门本着少、小、精原则选派出国团、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审核层次多、时间长,不能如期派出的问题,不仅有失信誉,而且贻误
时机。为改变这种状况,根据国务院国发[1981]44号文件的要求,结合我市情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本着少、小、精的原则,对一般性的出国参观考察要严格控制,对经济贸易方面的日常业务往来,尽量简化手续,提高效率,缩短报批时间。
二、为减少审批层次,实行控制出国经费额度、分级审批、归口管理办法。
1.下列出国事项由市人民政府审批:
①我市派遣出国团、组、人员全年(或半年)计划。
②有区、县、局领导(正副职)以上干部、高级知识分子、知名人士参加的出国团、组。
③派遣常驻国外人员。
④其他重大的出国任务。
2.下列出国事项由市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归口审批:
①外贸推销、展销、市场调研(包括工贸结合)、加工装配、补偿贸易、合资与合作经营、合作生产、引进技术、进口设备、出国劳务、对外经济援助等经济贸易团、组、人员。
②需报市人民政府审批的经济贸易团、组、人员出国事项,由市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审核后上报主管副市长审批。
③按照国务院国发[1981]44号文件规定,需报国务院业务归口部门审批和备案的经济贸易团、组、人员出国事项,由市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审核后上报。
3.下列出国事项由市外事办公室审批:
①科学技术(包括医学)考察、交流与合作,参加国际科技和专业学术会议、讲学、共同进行科研等,由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归口审核,市外事办公室审批。
②教育代表团、考察团、组、人员,校际往来(交换留学人员、教师、学者)、派出医疗队、派遣出国留学人员(包括大学生、研究生、进修人员、访问学者)等,由市文教委员会归口审核,市外事办公室审批。
自费出国留学人员按国务院国发[1981]13号文件规定办理,其中到国外进修的教学、科技、业务骨干(如助理研究员、讲师、工程师、主治医师、优秀运动员、文艺骨干、机关工作业务骨干等),由市文教委员会归口审核,市外事办公室审批。属于公安局办理出国审批手续的
,市公安局每半年向市外事办公室报一次人数和情况。
③党、政、工、团友好访问和其他出国团、组、人员,由市外事办公室归口审批。
④派往港澳地区、未建交国家、与我国关系出现不正常情况的国家的团、组、人员(包括经济贸易团、组、人员),经归口部门审核后,市外事办公室审批。
⑤经济贸易团、组、人员以外的,需报市人民政府审批的出国事项,市外事办公室审核后上报主管市长或副市长审批。
⑥按照国务院国发[1981]44号文件规定,需报国务院业务归口部门审批和备案的出国事项(不包括经济贸易团、组、人员),经市外事办公室核准后由归口部门上报。
⑦国务院有关部门下达的由我市选派出国人员的任务,由市外事办公室统一掌握。各单位接到这类通知后,报市外事办公室,根据下列情况,分别办理:
(1)除事先与我市主管部门协商一致同意的以外,根据谁开口子谁出钱的原则,均应由中央组团部门负担出国所需人民币和外汇(制装费除外)。
(2)不用地方外汇和人民币的,按规定办理出国人员审查手续。
(3)使用地方外汇和人民币的,需报归口部门审批后办理出国人员审查手续,人数和外汇纳入归口部门的全年计划。
三、制定和执行我市派遣出国团、组、人员计划。
1.计划的制定和报批程序:
各有关区、局制定本系统派遣出国团、组、人员全年计划(出国任务、人数、前往国家或地区、停留时间、外汇来源和数额)报归口部门审核,市外事办公室汇总,并根据上年度出国经费使用情况和当年的财政状况提出全年出国资金控制额度,报市人民政府审定。
2.计划的执行:
我市全年派遣出国团、组、人员计划经市人民政府审定后,将有关指标,主要是可用于出国的资金额度下达到各归口部门掌握执行,半年向市人民政府报告一次计划执行情况,并抄送市外事办公室,由市外事办公室负责督促检查。
3.计划的调整:
各归口部门在执行计划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出国项目、出国人数等,但不得超出市人民政府审定的出国资金总额度。超过总额度后,该归口部门即无权再审批任何出国团组,必须逐个报市外事办公室或市人民政府审批。审定的资金总额度没有用完的,可以转入下年度使用。
四、选派和审查出国人员工作。
1.各级党委在选派和审查出国人员时,要认真掌握条件。出国人员的条件是:热爱祖国,政治可靠,历史清楚;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思想作风正派,遵守纪律;业务对口,身体健康。要全面认真地进行审查,严格把关,反对不正之风。
2.政审分工:市管干部报市委分管干部的部、委审批,其中区、县、局正职以上和知名人士,由分管部、委的市委书记审批。非市管干部由各区、县、局党委负责审批。市外事办公室根据市委有关部、委和区、县、局党委的政审表,统一发《市人民政府出国人员审查批件》,并负责
“批件”管理。
为外交部驻外使领馆选派的服务人员,由市外事办公室负责审批;对外劳务项目选派出国的工人(含船员),由市对外经济联络局审批,发市人民政府出国人员审查批件。

3.助理研究员、讲师、工程师、主治医师等以上的科技人员,因探亲、定居、继承产业等事宜,申请出国或赴港澳地区的,要贯彻防止我市科技人员外流的精神,做细致的思想工作,经过认真研究,从严掌握;对确能离开工作岗位的,由所在单位逐级政审并上报市委分管干部的部、
委同意后,送公安机关审核办理。
4.助理研究员、讲师、工程师、主治医师等以上的科技人员申请到国外进修,已取得国外学习、生活的全部经费保证书的,由所在单位先进行政审,经主管部门同意后,按中共中央中发[1982]20号文件和国务院国发[1981]13号文件规定办理。
5.根据外交部(1978)部领三字第397号文件规定,临时出国人员一次审查批准,有效期限三年。在有效期内因工作需要再次出国的,如未发现不宜出国的问题,一般不再政审,但仍要报市委分管干部的部、委和区、县、局党委同意后才能出国。
五、派遣出国团、组、人员需要一定的时间,不仅在国内有审批手续,而且申办外国签证也需一定时间(各国规定的时间不同,一般需一个月)。因此派遣部门要提前办理,各级办事部门都要提高工作效率,做到职责分明,互相配合,务使出国团、组、人员按时派出。
六、过去市委、市人民政府有关派遣出国团、组、人员审批和出国人员审查办法与本实施细则有抵触的,以本实施细则为准。



1982年5月8日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战线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通知

中共教育部党组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战线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通知

教党〔2007〕2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党委: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已经胜利闭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是教育战线的首要政治任务,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在教育战线迅速兴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热潮。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我们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大会通过的党章修正案,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成果,体现了党的十七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对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大会选举产生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是坚强的领导集体,一定能够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坚定对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信念,深刻领会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各项重大任务上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认真学习,准确把握党的十七大的基本精神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要认真研读党的十七大文件,原原本本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党章,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要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深刻领会党的十六大以来所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深刻领会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深刻领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深刻领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部署,深刻领会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任务。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要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灵魂。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释,进一步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和行动。要引导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改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教育战线全体同志的积极性引导到推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教育改革发展的各个方面,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转化为促进发展的科学思路,转化为正确的方针政策,转化为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转化为教育战线广大干部群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勤奋工作的自觉行动。

  三、联系实际,努力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阶段,为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目标。面对党的十七大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最根本的还是要更加自觉地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推动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落实,指导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战线要紧紧围绕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对教育工作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进一步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着力把握教育发展规律、创新教育发展理念、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破解教育发展难题,提高教育发展质量和效益;要加快建立健全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机制和制度,促进各级政府以更大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二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是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四是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要切实加强师德建设和教师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要注重吸引优秀人才当教师,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让教师成为社会上最受尊重的职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五是要坚持教育公益性,促进教育公平。要促进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困难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进一步健全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让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坚持从严治教、规范管理,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维护高校招生公平、公正,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六是要继续推进教育改革开放。要深刻地认识到,过去29年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是改革开放,今后,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加快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方式,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和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

  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本地区本学校的工作实际,紧密联系广大党员的思想实际,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把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认真查找精神状态上存在的差距,继续解放思想、振奋精神,保持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深入研究本地区本学校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加强对教育现状的思考和研究,进一步明确本地区本学校的具体奋斗目标,提出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全面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四、加强领导,在教育战线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高潮

  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抓紧抓实抓好。

  要把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各级党组织理论学习的中心内容,要制订系统的学习计划,列出专题进行研讨。领导干部要在认真参加集中学习的同时加强自学,力求多学一点、学深一点。要通过组织召开各种类型的报告会、学习会、座谈会、研讨会,把专家学者、干部教师和学生等不同群体组织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和讨论活动,深化对十七大精神的学习和理解。要有计划地对党员干部和师生进行培训和轮训,确保把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落到实处,取得成效。要围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有关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组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开展联合攻关,加强课题研究,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要切实抓好党的十七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把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大中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融入到学校党团组织各种活动中。

  各教育新闻出版宣传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舆论宣传,做好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宣传工作,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充分利用教育系统的报刊、电视、校园网等舆论宣传阵地,做好相关学习的报道工作。要大力宣传党的十七大的重大意义和党的十七大精神的主要内容,宣传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动态、进展和心得体会,宣传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就与经验。

  各地教育部门和部属高校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情况,请及时报送我部思政司。

中共教育部党组

二○○七年十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