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南京市司法局行政管理公示制实施办法

时间:2024-07-08 18:29:57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768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南京市司法局行政管理公示制实施办法

江苏省南京市司法局


南京市司法局行政管理公示制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严格依法行政,确保本局各项行政管理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增强工作的透明度,更好地接受行政管理相对人和社会的监督,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局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行政管理公示制”是指本局对所办理的涉及行政管理相对人切身利益的事项,必须遵循“公开办事规定,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原则,依一定方式把办事依据、程序、结果等向行政管理相对人和社会公开,以确保行政管理活动依法进行的制度。

  第三条 本局有关部门应将本部门管辖的涉及行政管理相对人切身利益的管理事项经局长或分管局长批准后,以局名义公示。对新的法律、法规、规章赋予本局新的涉及相对人利益的行政管理事项,应于该法律、法规和规章颁布后一月内予以公示;对紧急事项应随时公示。

第四条 公示程序:

(一)由有关业务主管部门提出具体公示方案;

(二)专属该业务主管部门行政管理范围的一般公示内容由分管局长审批;涉及两个以上部门及其它重要的公示内容由局长审批或由局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讨论决定。

第五条 本局下列事项应当向社会或行政管理相对人公示:

(一)劳动教养管理工作

1、劳教人员减期、延期等奖惩的有关规定

  2、对劳教人员所外执行、所外就医的有关规定

  3、对劳教人员请假、放假的有关规定

  4、劳教人员通信、会见的有关规定

  5、劳教人员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6、对劳教人员提出的申诉、控告、检举的处理

  7、劳教工作人民警察工作纪律

  (二)律师管理工作

  1、律师事务所设立的依据、条件、名称要求、发起人应具备的条件、申请设所应提交的材料、制定的章程及协议应具备的内容、申请和审查的程序、时间、结果。

  2、律师事务所变更、终止、注销、解散的依据、条件、程序、结果。

  3、律师事务所年检的程序、范围、时间、具体方法、结果、予以行政处罚的情形。

  4、律师事务所设立分所的依据、条件、申请登记机关、分所应具备的条件、审核批准程序、分所的管理机关及管理权限。

  5、司法行政机关对律师事务所监督、管理、指导的权限、方式。

  6、律师执业证颁发的条件、时间、程序、范围、结果、不予颁发的情形、行政救济手段。

  7、律师年度注册的条件、时间、范围、程序、结果、暂缓注册的情形及后果。

  8、兼职从事律师职业人员的执业依据、从业条件、申请程序、从业范围的规定、管理机关及权限;申请担任公职律师的依据、条件、申请程序、执业范围要求、需提交的材料、管理的有关规定。

  9、律师人员申请流动需具备的条件及申请审批程序。

  10、律师年检、注册收费的依据、标准。

  (三)公证管理工作

  1、公证机构设立的依据、名称要求、申请报批程序、结果。

  2、公证员执业证颁发的条件、时间、程序、结果、行政救济手段;公证员执业证年度注册的条件、程序、结果、延缓注册的情形及后果。

  3、对公证员进行奖惩的有关规定。

  4、公证投诉受理的部门、投诉的范围、方式、处理的依据、方式、结果、时间。

  5、依法须公示的其它事项。

  (四)基层管理工作

  1、司法所的职责。

  2、基层法律服务所设立、变更、终止、注销、解散的条件、申报程序、时间、结果。

  3、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资格考试条件、范围、程序、结果;资格授予的依据、部门、条件、范围、程序、结果。

  4、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照发放的依据、条件、范围、程序、结果。

  5、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年检注册的条件、程序、结果。

  6、对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基层法律工作者奖惩的规定。

  7、人民调解工作的依据、原则、程序、方法、效力。

8、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政策、帮教的原则、方法、签定帮教协议的方式、内容、效力。

9、社区矫正工作的对象、范围、监管内容、奖励和惩处的条件,社区矫正志愿者的选聘、培训和管理。

  10、依法须公示的其它事项。

  (五)法律援助工作

  1、法律援助的依据、条件、范围、申请、审查程序。

  2、法律援助受援人的权利义务。

  3、法律援助接待工作中的有关规定。

  4、各类法律服务人员提供法律援助的有关规定。

  5、依法须公示的其它事项。

  (六)司法考试工作

  国家司法考试报名的条件、考试要求、资格授予的条件、方式。

  (七)法制工作

  1、本局行政复议、应诉、行政处罚、国家赔偿案件处理的程序及有关规定。

  2、本局各类规范性文件和规章制度制定、审批的程序、要求及有关规定。

  3、实施执法监督检查的依据、范围、方式、结果。

(八)司法鉴定管理工作

1、司法鉴定机构设立的依据、条件、名称要求、发起人应具备的条件、申请设所应提交的材料、申请和审查的程序、时间、结果。

  2、司法鉴定机构变更、终止、注销的依据、条件、程序、结果。

  3、司法行政机关对司法鉴定机构及司法鉴定人登记管理、监督、指导的权限、方式。

  4、司法鉴定人申请颁发执业证的条件、时间、程序、范围、结果、不予颁发的情形、行政救济手段。

  第六条 本局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对涉及相对人的行政管理事项予以公示:

  1、发布通告、布告;

  2、以通报或文件形式通知;

  3、通过本局网站公布;

  4、将有关规定公布上墙;

  5、通过新闻媒介公布;

  6、通过有关资料公布;

  7、向当事人提供查询;

  8、其它公示办法。

  第七条 局办公室会同法制工作部门负责对本局有关部门执行行政管理公示制度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不正确履行公示职能的行为及时提出纠正意见。

第八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原宁司(1999)33号《南京市司法局行政管理公示制实施办法》同时废止。



二○○六年六月十六日



南京市司法局行政管理公示制实施办法

江苏省南京市司法局


南京市司法局行政管理公示制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严格依法行政,确保本局各项行政管理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增强工作的透明度,更好地接受行政管理相对人和社会的监督,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局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行政管理公示制”是指本局对所办理的涉及行政管理相对人切身利益的事项,必须遵循“公开办事规定,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原则,依一定方式把办事依据、程序、结果等向行政管理相对人和社会公开,以确保行政管理活动依法进行的制度。

  第三条 本局有关部门应将本部门管辖的涉及行政管理相对人切身利益的管理事项经局长或分管局长批准后,以局名义公示。对新的法律、法规、规章赋予本局新的涉及相对人利益的行政管理事项,应于该法律、法规和规章颁布后一月内予以公示;对紧急事项应随时公示。

第四条 公示程序:

(一)由有关业务主管部门提出具体公示方案;

(二)专属该业务主管部门行政管理范围的一般公示内容由分管局长审批;涉及两个以上部门及其它重要的公示内容由局长审批或由局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讨论决定。

第五条 本局下列事项应当向社会或行政管理相对人公示:

(一)劳动教养管理工作

1、劳教人员减期、延期等奖惩的有关规定

  2、对劳教人员所外执行、所外就医的有关规定

  3、对劳教人员请假、放假的有关规定

  4、劳教人员通信、会见的有关规定

  5、劳教人员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6、对劳教人员提出的申诉、控告、检举的处理

  7、劳教工作人民警察工作纪律

  (二)律师管理工作

  1、律师事务所设立的依据、条件、名称要求、发起人应具备的条件、申请设所应提交的材料、制定的章程及协议应具备的内容、申请和审查的程序、时间、结果。

  2、律师事务所变更、终止、注销、解散的依据、条件、程序、结果。

  3、律师事务所年检的程序、范围、时间、具体方法、结果、予以行政处罚的情形。

  4、律师事务所设立分所的依据、条件、申请登记机关、分所应具备的条件、审核批准程序、分所的管理机关及管理权限。

  5、司法行政机关对律师事务所监督、管理、指导的权限、方式。

  6、律师执业证颁发的条件、时间、程序、范围、结果、不予颁发的情形、行政救济手段。

  7、律师年度注册的条件、时间、范围、程序、结果、暂缓注册的情形及后果。

  8、兼职从事律师职业人员的执业依据、从业条件、申请程序、从业范围的规定、管理机关及权限;申请担任公职律师的依据、条件、申请程序、执业范围要求、需提交的材料、管理的有关规定。

  9、律师人员申请流动需具备的条件及申请审批程序。

  10、律师年检、注册收费的依据、标准。

  (三)公证管理工作

  1、公证机构设立的依据、名称要求、申请报批程序、结果。

  2、公证员执业证颁发的条件、时间、程序、结果、行政救济手段;公证员执业证年度注册的条件、程序、结果、延缓注册的情形及后果。

  3、对公证员进行奖惩的有关规定。

  4、公证投诉受理的部门、投诉的范围、方式、处理的依据、方式、结果、时间。

  5、依法须公示的其它事项。

  (四)基层管理工作

  1、司法所的职责。

  2、基层法律服务所设立、变更、终止、注销、解散的条件、申报程序、时间、结果。

  3、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资格考试条件、范围、程序、结果;资格授予的依据、部门、条件、范围、程序、结果。

  4、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照发放的依据、条件、范围、程序、结果。

  5、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年检注册的条件、程序、结果。

  6、对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基层法律工作者奖惩的规定。

  7、人民调解工作的依据、原则、程序、方法、效力。

8、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政策、帮教的原则、方法、签定帮教协议的方式、内容、效力。

9、社区矫正工作的对象、范围、监管内容、奖励和惩处的条件,社区矫正志愿者的选聘、培训和管理。

  10、依法须公示的其它事项。

  (五)法律援助工作

  1、法律援助的依据、条件、范围、申请、审查程序。

  2、法律援助受援人的权利义务。

  3、法律援助接待工作中的有关规定。

  4、各类法律服务人员提供法律援助的有关规定。

  5、依法须公示的其它事项。

  (六)司法考试工作

  国家司法考试报名的条件、考试要求、资格授予的条件、方式。

  (七)法制工作

  1、本局行政复议、应诉、行政处罚、国家赔偿案件处理的程序及有关规定。

  2、本局各类规范性文件和规章制度制定、审批的程序、要求及有关规定。

  3、实施执法监督检查的依据、范围、方式、结果。

(八)司法鉴定管理工作

1、司法鉴定机构设立的依据、条件、名称要求、发起人应具备的条件、申请设所应提交的材料、申请和审查的程序、时间、结果。

  2、司法鉴定机构变更、终止、注销的依据、条件、程序、结果。

  3、司法行政机关对司法鉴定机构及司法鉴定人登记管理、监督、指导的权限、方式。

  4、司法鉴定人申请颁发执业证的条件、时间、程序、范围、结果、不予颁发的情形、行政救济手段。

  第六条 本局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对涉及相对人的行政管理事项予以公示:

  1、发布通告、布告;

  2、以通报或文件形式通知;

  3、通过本局网站公布;

  4、将有关规定公布上墙;

  5、通过新闻媒介公布;

  6、通过有关资料公布;

  7、向当事人提供查询;

  8、其它公示办法。

  第七条 局办公室会同法制工作部门负责对本局有关部门执行行政管理公示制度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不正确履行公示职能的行为及时提出纠正意见。

第八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原宁司(1999)33号《南京市司法局行政管理公示制实施办法》同时废止。



二○○六年六月十六日



武汉市水运口岸管理规定

湖北省武汉市人民政府


武汉市水运口岸管理规定
武汉市人民政府



第一条 为加强水运口岸管理,确保水运口岸畅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武汉市口岸管理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水运口岸,是指本市沌口架空电缆至阳逻跨江电缆长江水域内,供出入国境船舶停靠的码头、泊位。
第三条 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口岸办)是水运口岸的主管部门,负责对水运口岸工作进行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第四条 水运口岸内的码头、泊位需停靠出入国境船舶,除国家批准的外,码头、泊位经营单位应事先向市口岸办提出申请,同时抄报武汉长江港航监督局(以下简称港监)、武汉海关(以下简称海关)、汉口边防检查站(以下简称边检机关)、武汉卫生检疫局(以下简称卫检机关)
、湖北商检局(以下简称商检机关)、武汉动植物检疫局(以下简称动植检机关)、武汉船检局(以下所称检查检验单位,包括上列所有机关)、武汉港务局、市公安局等单位会签,再经市口岸办与这些单位会商后,报市人民政府审批,并划定控制区域。
第五条 码头、泊位经营单位按前条的规定提出申请,应提供下列资料:
(一)包括码头、泊位的基本条件,近3年客货运量,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可行性报告;
(二)检查检验单位在现场所需的办公、工作场地,办公、生活设施(包括办公用的电话)落实情况的证明。
第六条 对国际航行船舶的检查检疫工作,由水运口岸内的港监、海关、边检机关、卫检机关、动植检机关等按各自职责,相互配合进行。
第七条 港监负责召集有其他检查检验单位参加的国际航行船舶进出水运口岸检查检验联席会议,研究解决船舶进出水运口岸检查检验有关问题。
检查检验工作按《国际航行船舶进出武汉口岸检查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办理。
第八条 边检机关负责对经由水运口岸入出国境的人员及其行李物品、进出国境的交通运输工具及其载运货物,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的规定实施边防检查和监护。海关对经由水运口岸入出境的交通运输工具、货物、行李物品和其他物品依法实施监管。
第九条 对外籍船舶的安全管理工作,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国内船舶因业务需要搭靠停泊在水运口岸内的码头、泊位的外轮,必须事先报经边检机关审批,领得《搭靠外轮许可证》。
检查检验单位的交通船、接送引水员的交通船和执行紧急任务的港监监督船艇、消防船、救助船,以及外轮靠离水运口岸内码头、泊位使用的拖船,免领《搭靠外轮许可证》。
航行国际航线的国内船舶在水运口岸停泊期间,应落实梯口值班制度,查验登轮人员证件,禁止无关人员登轮;出境前应组织人员对船体各部位进行检查,并向边检机关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航行国际航线船舶出境自查报告表》。
第十条 停泊在水运口岸内的外籍船舶的供应、修理和船员疾病的治疗,由水运口岸的指定单位承担。
第十一条 在水运口岸内从事水上国际货物和国际集装箱运输业务的企业、装卸企业和承运水上国际集装箱的内陆中转站、货运站,必须在海关登记注册,接受海关监管;中转站、货运站还须接受动植检机关的监督;检疫检验工作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二条 检查检验单位实行现场联合办公,按查验、出证、放行“一条龙”的方式提供服务。
第十三条 在国际航行船舶进出水运口岸前,海上承运人或其代理人应按规定时间向检查检验单位申报,办理有关手续,并报市口岸办;未按规定申报的,检查检验单位不予办理手续,由此造成的损失由过失方承担。
第十四条 国际集装箱承运人或其代理人,货方或其代理人,应在进口箱货到达24小时内,出口箱货进行装船作业48小时前,将有关资料报送检查检验单位,海关应及时检查检验,办理通关手续,卫检机关、动植检机关、商检机关应于完成检疫、检验后,签发有关证书。
第十五条 国际集装箱封志未经海关同意,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开封;确需先行检疫的,经卫检机关、动植检机关征得海关同意,可先行开箱检疫;港监需对拟装船集装箱进行抽样开箱检查的,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
第十六条 货主在向海关、卫检机关或动植检机关申报进口箱货时,应同时申报商检封志。海关、卫检机关或动植检机关应对进口箱货实行联合检查检验,并在检查检验结束后施加商检封志。
由船方负责按件接收的货物,货主在向检查检验单位申报时,应同时委托外轮理货公司理货,并由理货公司施封;采用其他方式接收货物的,由商检机关施封;
第十七条 检查检验单位应依法收取检验、申报、签证等费用,并公布收费项目和标准,接受物价部门的监督。
第十八条 在水运口岸内从事国际集装箱业务的单位,应按有关规定,用指定的单证办理进出水运口岸国际集装箱及其货物的提发、交收等手续。
第十九条 进口卸船后超过3个月的堆场交付的国际集装箱货物,由海关按规定处理。
第二十条 在水运口岸内从事国际集装箱运输的企业,必须使用专用车辆和适航船舶。非专用车辆不得进入水运口岸堆场、场站作业。
第二十一条 在水运口岸内的各有关单位应及时、准确、齐全地向集装箱所有人或其代理人提供集装箱动态信息资料。
在水运口岸内从事国际集装箱运输的企业及其他有关单位,应协作配合,确保集装箱动态信息的采集、传递、反馈及时、准确;谎报、错报或不报造成损失的,由过失方承担责任和经济损失。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具体应用问题,由市口岸办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7年10月21日